这两天,一些市民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双绿码”截图,久违的“健康码”“行程码”终于由“黄”转“绿”,怎不令人高兴?这段时间,市民严守防控规定,按时参加核酸采样。全市严防死守,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健康码”“行程码”由“黄”转“绿”,从小的说,是个人健康的体现,从大的说,是一座城市“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取得的硕果,值得珍惜和点赞!
日前,市防控指挥部在给市民们的一封公开信《唯有坚持,方得胜利》中强调:“当前,我市的疫情防控仍然形势复杂,稍微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就会使大家共同的努力前功尽弃,后果不堪设想!为了早日打赢这场战役,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我们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继续‘紧’起来、‘严’起来,确保弦不松、劲不缓、力不减。”战“疫”尚未成功,大家仍须努力。我们绝不能因为“双绿码”而沾沾自喜,放松警惕,必须再接再厉,齐心协力,让春天“绿”遍每一个角落。
“双绿码”是指“健康码和城市出行码”都赋“绿”。“双绿码”是人人喜爱的热词,也是谜人创作的热题。面雅底美的谜作能给品读者带来赏心悦目的体验和享受。为了给“双绿码”寻找一句比较文雅的古诗词为谜面,我读到宋朝词人袁去华《蝶恋花·次韩干梦中韵》中的一句“翠峰青嶂无重数”,大意是说“青翠的山峦层层叠叠无数”。解读此谜,需将谜面断开“翠峰青嶂\无重数”二段。第一层次“翠峰青嶂”拢扣“双绿”,“翠、青”皆为“绿色”,扣合熨帖。第二层次“无重数”扣合“码”,相对隐晦。由于词牌平仄韵律的需要,词人用倒置法将“无数重”写成“无重数”,形容“山峦重叠无数”,这种手法与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砌成此恨无重数”和贺铸《人南渡·感皇恩》“山无重数”颇为相似。谜底“双绿码”中的“码”原表示“符号”,是名词,如“健康码”“行程码”,入谜时别解为 “堆叠”,是动词,扣合“无重数”,进一步诠释“山峦重叠无数”之意,“码”字别解,可称谜眼。
南派灯谜多以成句挂面,不求面底板板相扣。拙谜施以“大拢意”,凸显“绿”意有余,体现“山”(峰、嶂)景不足,实属瑕疵之作,有待方家斧正。
谜底:双绿码
(谜作者/评析者:纪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