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3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民间吹糖人

■伊羽雪

在我童年欢愉的时光里,少不了吹糖人的身影。

吹糖人的师傅挑着担子走村串巷。担子的一头是一个小柜子,柜面上放着一个用于抽奖的圆木盘,上面画着宽窄不等的格子,格子里写着“猴子”“大公鸡”“关公”等。担子的另一头是一个小炭火炉,上面支着一口熬饴糖的铜锅,下面有几个抽屉,用来放原料、竹签和木炭。

当吹糖人的师傅来到村子里,在孩子们扎堆的地方安顿下来,孩子们就像炸了锅,“轰”地一下聚拢过来,随即又各自嬉笑着跑回家中翻箱倒柜。我也在屋里屋外寻寻觅觅,找寻一些废弃的塑料、牙膏皮,去向师傅换糖人。

很快,我便拿着可换糖人的东西跑出去,艰难地挤进人群。轮到我了,我用力拨动圆木盘上的转杆,激动地等待抽奖结果。说来也巧,我常常会抽中一个“糖人猴子”。

只见,吹糖人的师傅揪下一团加热过的饴糖,先揉成圆球,再用食指蘸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糖棒犹如细管,师傅立即吹气造型。

师傅的手法准确迅捷,造型简洁生动,眨眼间,一个手持金箍棒的“孙猴子”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此外,师傅常做的还有“关公”“大公鸡”以及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等,生动鲜活,可爱极了。

吹糖人的师傅变戏法似的技法,令我们看得入神又好奇。我和小伙伴们手拿着晶莹剔透的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忘情地快乐着。

童年转瞬即逝,时光就这样匆匆地流逝。但在逝去的时光里,我总会在不经意间唤起一些美好的记忆和淡忘已久的欢乐,更怀念带给我们甜蜜回忆的民间吹糖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