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第04版:菁菁校园·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卡夫卡的“关键岁月”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20世纪初叶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与马赛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并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创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卡夫卡及其作品的价值逐渐为世人所认识,引起广泛共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卡夫卡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作品大都通过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现代人孤立、绝望的个人境遇。其文笔明净、想象奇诡,作品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深刻而隽永,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令20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上世纪90年代,河北教育出版社推出规模宏大的“世界文豪书系”,并于1996年出版十卷本《卡夫卡全集》,为中国读者走进卡夫卡的文学世界提供了权威文本。

作为“世界上最敏感的人”,卡夫卡的一生可以说是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品,关于卡夫卡的传记也受到读者的关注。199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卡夫卡传》,该书由卡夫卡生前挚友、遗著整理出版人马克斯·勃罗德撰写。其中所提供的一手资料对卡夫卡研究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评论多于记述”的缺憾。

日前,一套内容翔实、体量浩繁的《卡夫卡传》三部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列入“文学纪念碑”丛书引进出版,先期推出的是《卡夫卡传:关键岁月·1910—1915》。该书收录精心新译的卡夫卡近百篇日记与书信,逐月逐日全景还原卡夫卡的情感世界、内心世界与文学世界,以及他所处的不安时代。

该书作者莱纳·施塔赫,德国传记作家、文学评论家,以卡夫卡研究著称,代表作为《卡夫卡传》三部曲,另著有《文物99件:这是卡夫卡吗?》《卡夫卡:一天又一天》(四卷本)等,几乎凭一人之力筑造了一座卡夫卡研究的学术“城堡”。施塔赫也因在卡夫卡传记领域的贡献而获约瑟夫·布赖特巴赫奖。

《卡夫卡传:关键岁月·1910—1915》关注卡夫卡短暂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年卡夫卡成长为“卡夫卡式幽默”的大师,并写下一系列重要作品——《判决》《变形记》《失踪者》《诉讼》等,由此铺平那条他将一直走到底的艺术之路。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施塔赫往返美国、欧洲两地,花费十多年时间,处理四千多页报刊、信件和文学章节(其中大部分未曾出版过),再现了卡夫卡从1910年至1915年生活、写作和工作的全景,呈现了卡夫卡作为“法学博士”“公务员”“求婚者”等不同身份的经历。

这部作品通过电影般的叙述手法,生动还原卡夫卡的生活场景,带领读者探寻卡夫卡如何像“火山爆发”一般写出《判决》《变形记》《失踪者》《诉讼》等“突破之作”,如何在爱情的纠葛里沉浮,如何在公务员职业与小说家身份之间撕裂……

施塔赫以极度的细心和同情心阅读着卡夫卡的作品与生平,同时,吸纳了诸多尚未发布的卡夫卡最新研究成果,全书气氛感十足,以颇具画面感的生动叙述手法展现卡夫卡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包括大量聚焦日常生活的近景镜头,令读者身临其境,为“德国文学史”树立起新的“里程碑”。(黄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