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座山,都有一条白云古道。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境内的紫蓬山上就有一条。
紫蓬山离合肥只有18公里,自清代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称。紫蓬山怪石嶙峋,层峦叠嶂,古树茂密,尤以麻栎树为多,三步两步,便能与一棵百年麻栎树相逢。
紫蓬山上,有建于三国时期的西庐寺,还有建于宋朝的白云寺、五百罗汉雕塑等,佛教文化浓厚。一直听说紫蓬山腹地有条人迹罕至的古道,约8公里长,为紫蓬山人千年来劳作、畋游、蹴踏而成。趁着晴好的天,约上几个好友,一同前去探访。
柏油路盘山而绕,走着走着,一条不起眼的荒废小道向山里延伸去,一块两米多高的巨石立于道口。朋友说,这便是古道的起点。踏上小道,我心里有些激动,接下来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新奇感。
小道很窄,有的地段只容一人通过,皆是不规整的石块铺就,在岁月中风化的痕迹非常明显。有的地方只有个大致的路基形状,被一年又一年的落叶覆盖着。小道的一边是山体,石块上绿苔浓厚,地上的石缝里多是伏地的蕨类植物。小道一段裸露在阳光下,一段又隐在林木中,古树蔽日,叶缝中漏下的阳光,落地斑驳,小道在林间如此一进一出,使人感觉头顶上的天空也是阴晴不定。
这一路上有多处野茶,和许多灌木丛类的植物伴生,从茶树的造型上看,不规整,植株略高,或已荒了多年。朋友笑说,古道野茶太过寂寞。我却以为,此乃茶之幸,就这样餐风饮露,在自然中由着性子地生生息息,不正是茶树作为植物的更迭延绵吗?
树林茂密,附近的枝头有鸟儿叽叽喳喳,抬头细瞧,只隐约一个个跳跃的身影,鸟儿们是在欢迎,还是抗议我们的惊扰?
“你们看,九箩冲!”顺着当地朋友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山涧有一片略为平整的地块。朋友说,山里人曾在这里开辟九块荒地,无奈土地贫瘠,又远离水塘,一年劳作下来,收成甚少,一块田收不到一箩粮,以“九箩”来取名,可见山里人的艰辛。
古道荒凉,寒山瘦水,却布满了传说与自然遗存。最让人惊讶的是,古树苍翠、杂草丛生中,我们居然发现了樊哙墓。没有高大的墓基,不见修葺规整的墓园,连个铭文都没有,只在一块大石上有所标记。石块后,这座被荒草掩映的坟冢,像一个句号,泊着一位两千多年前的风云人物。樊哙,“鸿门宴”中那个忠勇、强悍的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据史料记载,樊哙晚年在紫蓬山居住,死后便葬在这条古道边。
幽古荒径,走走停停,8公里路走下来,我们在古意中感受着时光与人文的碰撞。从最初的脚步到今天的遗迹,这条古道承载过历史更迭,见证过时光变幻,从繁华到沉寂,古道早已不语。白云悠悠,古道寂寂,一切,都随了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