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享有“人文美食复原行动”的石狮首届宋元海丝宴暨闽南菜传承创意大赛,引起社会强烈关注。这既是政府部门力推的城市品牌行动,也成为百姓街头巷尾的热搜话题。
“民以食为天”。一座城市的特色美食,是城市文旅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吸引旅游的“工具箱”,也关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的舌尖享受。
从文化角度上来说,“宋元海丝宴”对于石狮的意义非凡。古为今用,餐饮界和文化界强强联手,跨界合作,通过文化赋能饮食、赋能产业的举措,实现石狮美食与旅游、商务、文创等产业融合发展。这样的操作,既符合城市形象推广,也符合商业运营逻辑。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以美食为杠杆,以美食为链接,撬动文旅资源迸发出蓬勃向上的活力。
但如果仅仅只是以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宋元海丝宴”,难免过于晦涩和深奥。“宋元海丝宴”作为人文美食,其前提应当是先有“人”,才有“文”。况且,“宋元海丝宴”最基础属性应当是一桌特色美食,在弘扬其文化属性的时候,也不应当偏离其食物的属性。换句话说,“宋元海丝宴”能否成为大众菜,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对于“宋元海丝宴”的推广将事半功倍。
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宋元海丝宴”具备成为大众菜的可能。理由至少有三,一是政策层面上,“五在石狮”中的“吃在石狮”“游在石狮”等都得到政府部门的力推,这让“宋元海丝宴”有了政策层面上的加持;二是饮食风味上,石狮早已形成以闽南口味为主、海鲜水产品菜肴为亮点,兼具南洋、台湾等地经典风味的独特饮食风格,“宋元海丝宴”具有传承性;三是民众意愿上,民众对美食的追求亘古不变,但凡沾上美食的话题,本身自带流量,出于好奇而想品尝“海丝宴”或者想亲身制作“海丝宴”的大有人在。
接下来,如何推广“宋元海丝宴”,让它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百姓桌上的家常菜,成为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也相信,过不了多久,我们的桌上或许就能出现千年海丝菜。(杨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