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免费……”一年来,石狮志愿者联合会乐善公益爱心志愿服务队在振兴路乐善斋素食餐厅门口投放了一台“爱心冰箱”,已送出2170箱、52000多瓶水,投入费用达36000余元。(详见7月28日《石狮日报》五版)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爱心冰箱”为人们带来了阵阵凉意,为狮城增添了浓浓人情味。“爱心冰箱”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也照出石狮这座城市的文明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一年的运行,这台“爱心冰箱”的服务对象多了,不再局限于户外工作群体,只要有需求的市民群众都可以前来取水。而随着“爱心冰箱”知名度的持续扩大,不少爱心人士甚至主动捐水捐钱,一同为公益项目出力。从方便取用者到出现给予者,在这个过程中,“爱心冰箱”无疑带动了更多爱心,实现爱的无限循环。
事实上,像“爱心冰箱”这样的“爱心风景”,在石狮街头还有很多。比如,由石狮市总工会、石狮日报社、泉州“一元公益”共同发起的“狮城爱心茶站”公益项目,自2016年运行至今,50余家“狮城爱心茶站”免费为户外作业者奉茶,夏送“清凉”、冬送热饮,成为石狮街头巷尾的一道温馨风景线;又如,牵动整座狮城、坚持十年“只送不卖”的“永恒阳光馒头店”,因种种原因“闭店”近4个月后,又以全新面貌重新开张,所温暖的对象不仅仅是环卫工人、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收入低微的人群,还温暖着奔波寻工的毕业生、孤寡老人等等。
无论是“爱心冰箱”,还是爱心茶站,或是阳光馒头店,这些皆是爱心的传递,更是善举的接力。当这些“爱心风景”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营造的便是浓郁的慈善氛围,打通的是市民参与慈善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很多人而言,内心虽然深藏着慈善的因子,但慈善的热情有待激活,这就需要氛围来烘托、文化来滋养,需要力量来带动,融入日常生活场景的“爱心风景”让慈善看得见、摸得着。这种感知、感触将激发公众参与公益慈善的内生动力,慈善的随处可见与触手可及也会更加利于大家行举手之劳。
“爱心风景”不仅让公益慈善组织有了展示的平台,让公益慈善项目有了推广的窗口,也让更多市民有了参与公益慈善的场所,这样的“爱心风景”多多益善。作为“大爱之城”,笔者认为,“爱心风景”理应更多地遍布石狮城市街头。
(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