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05版:万家灯火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父亲引领我前行

●赵文新

收拾旧书,发现几张父亲为我制作的表格。看着这些表格,我想念着父亲,怀念曾经沐浴着父爱的日子。

前几年,我把迎春征诗的获奖证书拿给父亲看的时候,父亲拿出一张表格给我,只见表格标题上写着“文新诗、文、联一览表”,三项又分发表、获奖两格,两格下又分三格,分别收录不同级别的刊物。

看着父亲精心绘制的表格,我内心如海浪翻滚,冲击着情感的堤岸。我分明看到表格连接着旧时光,也通向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小时候看见父亲年前给邻居家写春联,几乎每份都有“肥猪满圈”的横批。父亲还在纸上写了一个“家”字,告诉我,“豕”就是猪的意思,人们希望猪养得又肥又大,家里就富裕了。父亲对联中的点点墨迹,直到现在还泛着缕缕清香。

上初中的时候,我在家读着魏巍《我的老师》中的诗句:“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父亲等我读完问:“这首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我只是完成预习作业,没有想这个问题,我再读读。”我又逐字逐句地读,感受出是在小舟上看到的情景。

在以后读书的时候,写诗的时候,我常常会想想、再想想,用心而不仅仅是用眼、用嘴。当时读的这首诗深深地印刻在记忆的脉络中,后来我才知道这首诗是周无君的《过印度洋》,那一刻,少年有口无心的诵读、父亲询问的情景浮现在眼前,穿越时光隧道,我依稀感受到父亲的引领。

父亲最爱看家乡的报纸,上面刊登我的小文时,父亲总是在报纸上圈圈点点作批注,然后和我交流读后感受。父亲给我分析文章的气势和内涵,指出我文章单薄的症结是文史知识少、积累不丰厚。

听了父亲的建议,我找来《史记》慢慢地读,读不下去的时候,就用父亲苦读的故事来提醒自己。孩童时期,半夜里往往迷迷糊糊地睁眼,看见小屋里父亲正在灯下看书。昏黄的墙壁上摇动着大大的身影,我合上眼睛,把那身影、那翻书的声音叠加在梦中,定格在心隅,成为我坚持读书的力量之源。

我端详着表格,粗粗细细的笔道,想象着父亲是怎样用有病症的左手,颤抖着画出这些线条,寄予我怎样的期待啊。还记得父亲曾问我:“最近怎么没在报纸上看到你的文章呢?”我“嗯”了一声,那段时期,我主要学对联、学古诗,在平仄间流连,在起承转合中构思,写随笔竟然不知从哪儿入手。但我不想放弃写文,更不想让父亲失望,就对父亲说:“有时间就写写小文,争取再上报纸。”

父亲将满满的鼓励、殷切的期待、浓浓的父爱都倾注在这份表格中。我也许竭尽全力也填不满父亲画的表格,但是这非同寻常的表格,敦促我不能停止书山跋涉的脚步。

我摩挲着有些泛黄的表格,把它端端正正藏在心房。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