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老百姓的家门口大多会挂起红灯笼,欢庆元宵节。对于我们这些在乡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因为有了灯笼,元宵节向来是比过年还要热闹许多的。正月十四天刚刚擦黑,心急的孩子们已经提着各自的灯笼出门了。
虽然那时村里还没通电,但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完全可以称得上“灯火辉煌”。条件好的几户人家,大门上挑着两盏红彤彤的灯笼,在我们的眼里心里光芒四射。我太想有两盏那样的红灯笼了,照得整个院子亮堂堂的,那么喜庆又那么温暖。每次跟着父亲赶年集的时候,我总爱拖着他的大手往灯笼市里挤,站在大红的灯笼边不肯离开。父亲是知道我的心思的,但是没有钱买,也只能买几个便宜的小灯笼回家。
我和哥哥都很喜欢红灯笼,我们曾经尝试用对联纸糊灯笼,只是烛光不能穿透,黑红的颜色感觉太差。有一次,我和哥哥把洗净压平的红色塑料糖纸蒙在眼睛上看太阳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是不是可以用红色糖纸糊两只红灯笼呢?有了这个想法,我和哥哥开始了攒糖纸行动。小伙伴手里的红色糖纸几乎都被我们换了回来。遇到稀罕红色糖纸的孩子,我们就用一块糖换三五张糖纸。那些糖纸都被我们洗净晾干,夹在课本里压平,红艳艳的一大摞,很是耀眼。
灯笼皮有了,还缺灯笼架,哥哥去苇塘里割了一小捆干枯的芦苇,用镰刀仔细地劈成细条,按照卖灯笼的人教的方法,放在水里泡透,又借来邻居家的大红灯笼比照着,拆了编编了拆,好不容易做出了两只不太周正的圆灯笼。
开始贴糖纸了,担心贴不好,母亲熬的糨糊特别稠。糖纸散碎,不像整块的玻璃纸容易贴。我们贴了揭揭了贴,整整忙活了一天。父亲锯了一块薄薄的方木板,钉上铁条和钉子,把一根红蜡烛插在中间钉子上,再从灯笼下方穿过去,总算是成功了。
正月十四,早早地吃过白菜炖肉,父亲开心地把两盏红灯笼挂在大门两边。我和哥哥眼巴巴地盯着湛蓝的天空,期盼着夜幕快点降临。等到一轮金黄的圆月弹跳而起,我们家的红灯笼也点亮了。明亮的烛光,透过薄薄的糖纸,闪耀着红红火火的光芒。我们家的屋檐红彤彤的,对联红彤彤的,一家人的笑容也红彤彤的。
在这喜庆满满的气氛里,父亲开心地带着我们,大声吟诵了《观灯》里的诗句:“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此时虽然没有绮丽的绫罗绸缎,但是有一家人的笑脸,有烛火烘烤糖纸散发的香甜,已经很幸福了。
如今的故园小村,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村里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院子里彩灯闪耀,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映照着宽敞明亮的楼房瓦房,映照着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映照着红红火火的好日子。空气是香甜的,土地是香甜的,我梦里的一对红灯笼,也是香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