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声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多年的“谣盐” 为何一再复发?

本周观察

黄韵诗/图

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核污染水开始排入海洋。据报道,我国不少消费者开启了“囤盐”模式,很多超市的食用盐专柜被扫荡一空,一些网店也显示食用盐“缺货”“补货中”。针对部分市场食用盐抢购现象,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24日当晚发布声明,表示库存充足,不必盲目抢购。各地有关部门也紧急发布《提醒告诫书》,呼吁市民不必恐慌,更不必效仿“囤盐”,并对各相关经营者、行业组织作出提醒告诫。

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囤盐”似乎成了某些人的“本能反应”:当年有人误认为盐水可以抑制SARS病毒,所以疯狂抢购;2011年福岛核泄漏后,有人说碘能防辐射,人们发现盐是最易获得的含碘物质,于是加入疯抢行列;而这回,则是担忧海水被污染后,海盐无法食用,于是囤货备用……面对新一轮的“囤盐热”,有人追问:“当年囤的盐吃完了吗?”网友谑称:“该囤的不是食用盐而是智商。”话虽然尖刻,但也道出一个常识,没必要囤盐,更不要跟风囤盐。

每有“囤盐热”出现,总让人费解,“囤盐”怎么说热就热起来?多年的“谣盐”为何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人带节奏。

据报道,从24日晚间至今,一些直播平台跟风炒作,不少直播间卖力撺掇受众买盐,有网友甚至称“十个直播间,九个在卖盐”。一些商家在利益驱动下,炮制紧张情绪,甚至夹杂传言,从中渔利发“谣盐”财。毫无疑问,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线下,诸如此类“谣盐”信息,甚至哄抬市场价格等行为,应当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并从重从快加以惩处。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性缺盐”。心理学家对“囤盐”现象作出了一个定义——典型的社会惊遁现象。

有媒体分析称,“囤盐”行为被认为“可以填补未来缺盐”,但更多应该是补足心理上的缺失,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大多数“囤盐者”来说,“谣盐”是他们在风险面前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是一种恐慌情绪的宣泄。面对不同风险,“囤”的对象可能变成板蓝根、大蒜、生姜……但相同结构的文本总会被不断重述。所以,我们在认识到囤盐行为非理性的同时,也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替代囤盐的“抚慰性”作用。这样的“抚慰”,是科学知识传播形成的群体氛围,是亲人朋友积极心理疏导下的温暖情感。

何以消除“谣盐”,避免陷入“囤盐热”?首先,要相信权威官方信息,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盲目跟风。其次,应追究不法分子的法律责任,对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谣盐”案例公开曝光,以正视听、形成震慑。更重要的是,人们需要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和判断未知,至少可以在“人从众”式的混乱中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轮“囤盐热”中,除了传统新闻媒体,不少人通过社交平台转发科普知识、发出理性声音,以社交平台的“人间清醒”默默驱散谣言。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大众心里的恐慌。这些天,囤盐的人越来越少,渐归生活常态。

(吾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