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勇
立冬这一节气的到来,仿佛是秋天与冬天的交替仪式。秋意仍未完全消退,而冬的脚步已轻盈踏来。在这静谧的时光里,人们不惊不扰,满怀期待地迎接冬天的到来。
在村庄里,秋天的丰收刚刚结束,人们正在进行短暂的休整,准备迎接寒冬的来临。田间地头,庄稼和果蔬都搭上大棚或盖上薄膜,以抵御寒风。而家里的食物也需重新整理,如收上来的稻谷、大豆、玉米等,都需要晒干、装袋、归屋,为过冬做好准备。腌制的咸菜、干货等也需经受寒气的历练,才能更加美味。村民们的生活就像这些食物一样,有藏有露,井井有条。
这一天像过节一般正式。整个村庄都在准备着“补冬”,阵阵炊烟,蒸腾的热气,笑谈逗趣中,一道道为冬而备的食物,烹调而出,滋补身体,畅快满足。母亲做的热乎乎的红豆糯米粥置于桌上,喊我趁热吃,好驱寒。我不含糊,趁热边吹边喝,虽是匆忙,也不放过甜味入口。我每次喝完,并不觉有多补,只觉冬天就该喝热粥。
炖鸡汤,是真正的补。父亲一大早准备好一只最肥的母鸡,一点油都不扔,将它放在煤炉上慢慢煨。我被汤的香味喊醒,迫不及待跑过去,刚要打开锅盖,母亲说:“早着呢,中午吃。”馋虫暂时安分下来,只待中午快到,这期间最好跑远点玩,不然惦着又吃不上特难耐。终于等到了,啃着鸡腿,喝着鸡汤,鲜美之味让我暂时忘却小屁孩的所有烦恼,只记得冬天来了就是好。
晚上,吃饺子是正餐。肉馅是自己做,饺子皮自己擀,纯手工制作。我在家里跑前跑后,母亲嫌烦,喊我去学包饺子。我哪有那能耐呀,不过先过个眼福。他们各包各的,蘸水添馅,挤捏放平,一会儿一个,娴熟如卖饺子的。我也尝试,胡乱放入馅,用力捏成一团,看似像个小包子,刚准备打开重包,母亲阻止,说:“算了,这个好歹是你包的,好好做个‘骄子’。”我不懂其意,但母亲的话总让我心生温暖。
包好的饺子一锅一锅下,现下现吃,吃完再下。吃的时候还得蘸调料,里面放醋和碎葱,父亲说一定要吃点葱,抵御病邪。好吧,我照做,不过饺子个头大,十个足够塞满肚皮,我打着饱嗝,回味着鲜美。
过了立冬就是冬,一年的最后一季,算作告别,也作迎接,在丰收后舒舒坦坦的日子里尽享岁月静美。接下来,纵有寒天相见,但平常时光中的辛勤付出和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足抵万般寒意。这份四季往复里,对大自然的馈还和对未来的希冀,伴我一路踏实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