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伟
小年过后,年味越来越浓了。一眼望去,满街都是过年的景象。这是一个火红的中国年,温馨又暖心。
年画是火红的。如果将“中国年”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年画就好比人的“颜面”,常常贴在大门或正屋的墙壁上。年画中的图案,或是寿星,或是胖娃娃,或大丰收的景象,或“年年有余”的主题。这些图案,预示着来年的幸福安康和风调雨顺,也预示着来年的大丰收和大团圆。
对联是火红的。对联就像中国年的“眉毛”,吉利、工整,富有寓意。童年时,大门上往往贴的是“万里青云临福地,九天红日照财门”或“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厨房门上贴的是“喜益人丁多积粟,恐连阴雨广堆薪”等。就连苹果树上,父亲也要贴上红红的“福”字。
灯笼是火红的。灯笼酷似中国年的“眼睛”,一挂起来年就“活”了。应该说,灯笼是中国年的点睛之笔,预示着新年的红红火火、和和美美。记得从前,父亲将成双成对的大红灯笼分别挂在屋檐下和大门前,年味一下就浓了。火红的灯笼照得我们心里亮堂堂的。
窗花是火红的。窗花好比中国年的“脸蛋”,一定要装扮得有模有样,就像年戏中的主角一样,容不得半点马虎。印象中,每到腊月,村上没有闺女的人家就托姐姐剪窗花。贴上窗花,每家每户都洋溢着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
中国结是火红的。中国结就像年的鼻子,处于“五官”的正中央。其形状,也酷似一个红红的“鼻尖”。中国结也称“如意结”,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也象征着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智慧。挂上它,以期来年事事顺心,万事如意。
年戏是火红的。年戏宛若中国年的“嘴巴”,一到正月就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大年三十和元宵节都是年戏上演的日子,也我们最期盼的时刻。红平绒做的布景和红红绿绿的戏装,映衬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年戏,把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鞭炮是火红的。鞭炮酷似中国年的“胡须”,无论是提起来还是燃放起来,都是一绺一绺的。小时候,放鞭炮是过年不可或缺的环节。每天早晚,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放鞭炮。一阵鞭炮声之后,大家又一窝蜂地去捡哑炮。折断哑炮,用香头点燃火药,通红的火焰,照亮了童年的时光。
除了这些,大人给孩子的压岁钱是用红纸包的,小姑娘的新衣服是用红布做的,夜空是被篝火染红的……因为作为中国人,日子一定要红红火火地过起来,尤其是过年。
如今,铺天盖地的火红色又走进了千家万户。火红的中国年,映红了人们的笑脸,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染红了密密麻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