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
第04版:万家灯火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漫谈家乡年俗文化

●陈淳淳

季节轮回,由立春而始。立春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年的起点,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立春是万物复苏的开始,大地上的一切生命体开始一个新的生长期。

立春后,春雨随之而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丝的春雨细腻而缠绵,丝丝缕缕的春雨带着一份柔情,轻轻地滋润着大地,淅淅沥沥的雨像一首美妙的乐曲,轻盈而细致,给人一种温润而朦胧的美感。

点点春雨轻轻落在花瓣上,晶莹剔透,宛如珍珠镶嵌在彩色绸缎上柔和而纯美。如丝如缕的春雨荡漾在天空中,朦朦胧胧,如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好雨知时节,立春当天下午,我到街市买年货,就遇上了这第一场春雨,行走在街市任清凉的雨丝飘洒在脸上,如同体验一次生命的洗礼。临近龙年春节,迎来了一场春雨,给新春佳节增添了一份浪漫的韵味。

家乡的年味总是让人感到亲切而温馨,人们对春节总有一种喜悦的期盼,街头巷尾浓浓的年味渲染了地方风土民俗的人文风情,春联和红灯笼等节庆用品烘托了节日喜庆祥和的氛围,“福”字是春节的精神标识,贴“福”是家家户户的传统习俗,“福”文化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挑选几款“福”字回家,或贴门上,或挂墙上,满足心里对新年的美好愿景。

春节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的过年方式已经没有老一辈人那么多的乡俗仪式,而是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展示。年俗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不断更新、融合,使年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虽然现代人对年俗文化更多是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但我还是比较喜欢传统年俗文化里的那种醇厚的年味和隆重的乡俗仪式感。

在家乡的传统年俗文化里,从小年(腊月廿三)这天就开始“忙年”了,送神、祭灶、扫尘、备年货等一系列迎新年的传统年俗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年味和喜庆祥和的新年氛围,一切“忙年”的律动都蕴藏着岁月的温暖与美好,人们在“忙年”中祈求新年带来好运与福气。

街区商铺高挂的大红灯笼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红色是喜庆的象征,圆形灯笼寓意“团圆美满”,高挂象征“平安祥和”的红灯笼,红红火火迎新年,是家乡年俗文化的标配,在街市上细细品味年俗文化,感受到家乡的年味才是人间最温暖的风景。

而年货里的传统美食,则装满记忆的味道,发粿、年糕、柑橘、糖果、蜜饯这些年货食品是必选的,这几样食品都是家乡人春节祭祖、敬神喜用的年货食品,这些食品蕴涵着深厚的乡俗文化,家乡的美食永远是游子舌尖上的乡愁。

石狮这座滨海之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厚重的历史民俗文化底蕴,春节期间,各个街区乡镇都为喜迎龙年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年俗文化盛宴。侨文化十足的石狮八卦街,举行了以“龙年赶大集,美食烟火气”为主题的新春民俗文化节,点亮了千盏彩灯,迎接龙年。永宁红塔湾的新春灯光艺术节,浪漫璀璨的烟花会演、震撼视觉的国潮彩灯展,还有非遗打铁花篝火晚会。

从年俗文化里去认识一座城的前世今生,传统文化承载着民俗民风,一眼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展演,让人惊叹传统民俗文化的瑰丽绝伦,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文化光耀了悠悠五千年,照亮了文明之路,多少传统民俗文化被代代相传,经历了岁月的铅洗,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传统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传统年俗文化在岁月的更迭中出新出彩,而那些记忆中的传统年俗文化已然淡出人们的视线,儿时故乡的年味已远去,乡俗的“忙年”已成怀念。虽然现代传统年俗文化仪式不断简化与更新,但年俗文化的根脉依然代代相传,龙年春节的传统年俗文化盛宴依然是:龙腾虎跃迎新春,福满人间过大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