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敬字亭里焚烧字纸 延续崇文重教传统

文化发现

字纸炉脚曾经位于的地方

白耇庙敬字亭 (图片来源于资料)

位于晋江下洪村的敬字亭

废纸怎么处理?那还不简单,扔垃圾桶,或者是碎纸机里。然而,古人敬字惜字,一纸一字都要好好珍惜,即便是废纸,纸张上面有字,也不能随意丢弃,要收集起来到特定的地方焚烧成灰,这些地方就叫做敬字亭。敬字亭,类似于寺庙的“金炉”,它在民间有很多种叫法,如:“敬文亭”“字纸亭”或者“焚字炉”等,是专门用来焚烧带字的纸张的。

敬字亭的历史

“敬字亭”的存在是闽南敬重文化的一种象征,见证着泉州的文脉。据史料记载,敬字亭最早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期已相当普遍。在闽南,历来也有修建敬字亭的传统,且多以砖石结构为主。设置敬字亭,是因为古时候人们有“敬惜字纸”的文化传统理念。

道光版《晋江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通判徐之霖捐献俸禄重建小山丛竹丛亭,并在右侧修建了一座六角小亭,检焚残简,上面写着“敬字亭”。这或许是泉州地区关于敬字亭现存的有明确时间的文字记载。

古人认为,字纸其实都有“魂魄”,学子所写之字、带字的纸片、废旧书本都凝聚着古圣先贤们的智慧和心血,每一张写有文字的纸片都是神圣而富有灵性的,不能随便亵渎和丢弃。在科举时代,人们又认为“敬惜字纸”是一种积德善举,能福佑家中子孙将来文笔纵横、科场得意。于是,凡属字纸,哪怕是路上见到的,也要捡起来,送入敬字亭焚烧。

在闽南民间,提及文章字墨,一般都会和孔子扯上关系,“敬惜字纸”也成为人们表达对孔子的尊重、对儒教敬畏的一种行为。在老百姓心中,字是有灵性的,不能随便毁弃,必须焚化让孔子“收回去”,因此以前私塾或者读书人家都有一个字纸篓,挂在屋里佛像神案一侧,上书“敬惜字纸”。字纸篓快满时,就带到专用的亭子里集中焚烧,以示对先贤的虔诚敬重之意。闽南老一辈对文字的敬畏体现在方方面面,听长辈提及,过去在泉州地区曾有善心人会雇请人,每日沿街拾捡废弃字纸,再放入“敬字亭”里焚烧。

虽然在过去,父辈们很多都并不识字,但是他们对文字、对书本却很是尊重,也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启蒙了闽南一带许多孩童爱惜字纸、热爱文化的思想。晋江民俗爱好者王碧丽告诉笔者,以前她跟随姐姐到乡下去走访亲友,在乡村里常会看到很多敬字亭。姐姐年长她十几岁,一直告诉她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成为“青冥牛”(闽南语形容大字不识的意思)。就是在姐姐的教化下,王碧丽自己很是刻苦,并且把这种爱读书、爱文化的思想传承给了下一代。

现存敬字亭

稀少且大多年久失修

目前,泉州地区的敬字亭十分稀少,残存的几处也大多因年久失修,几欲荒废,罕见保存完整的敬字亭,而敬字亭也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笔者了解到,在石狮市凤里街道宽仁辖区内也曾经有一座敬字亭,所处的位置就在宽仁上帝宫旁边。

据《石狮史话》描述:“爱群学校的校址,原属一块放荒的土地,俗称‘死狗埔’……该土地上筑有一座葫芦形的焚烧字纸的砖炉。古时尊孔有敬惜字纸的俗例,在石狮虽没有孔庙文昌祠之类建筑,但每年都有举行祭孔仪式,石狮侨乡一带的士子文人都来参加。祭孔仪式在上帝宫举行,过后就将收拾的字纸集中在上帝宫后的焚纸炉烧毁。每年一度之仪式是定期性的,平时亦有雇人沿途捡拾字纸在炉里焚烧。”

时过境迁,后来,宽仁敬字亭荒废以至消失,成为了历史的记忆。所幸,后来在其所在地创建了闻名遐迩的爱群学校,也算是崇尚文化、重视教育风气的延续和升华了。

在文化重镇晋江安海,笔者也找到了一些关于敬字炉的蛛丝马迹。安海霁云殿前有一条巷子叫做圣殿巷,但在老安海人口中,更习惯称呼它为字纸炉脚。据了解,因为以前这里有一个烧字纸的炉子,人们就习惯性地将这条巷子称为字纸炉脚。虽然霁云殿前的敬字亭没有遗存,但从它流传下来的对联:“文章须锻炼,笔墨化烟云”,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的浪漫情怀。前人勉励后人奋发勤勉,而焚烧后的字纸化为云烟还给上天,遗留的灰烬还要举行隆重的送行仪式,将它们送入大海。同样,在晋江下洪村笔者也找到了一处敬字炉,该炉外形较新,该村村民告诉笔者,这是近年来村里才重修的敬字炉,但是也并没有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而在泉州市区,笔者还发现曾有多处敬字亭,如玉犀巷文昌宫、涂门街关岳庙、胜得铺崎头庙、白耇庙等处均有。笔者在白耇庙,发现这里的敬字亭(20世纪90年代重建),被贴上“敬字亭禁止烧金纸”字样。据介绍,很多市民把它当“烧金炉”,所以,有关工作人员才加以提示。在许厝埕54号旁边的墙壁上,有一座极富传统文化内涵的迷你型敬字亭,因为小,加上经常被车辆挡着,人们很容易忽略了它。

敬字亭的存在告诉我们,我们曾经拥有过一个无比敬重文化的时代。它是对“敬惜字纸”外在物质形态的表达,也是一种文脉的传承。如今,敬字亭虽然已失去了它当年的功能,但是它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或许有关部门可以加强保护敬字亭文化,让更多的人保持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陈嫣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