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清晨五点的泉州,确定有几分的凉意。
东海一片,仍旧夜幕沉沉。没有了人声鼎沸,城市的灯光也像沉睡着一般。
站在阳台,朝远处看去,白天的喧哗不再,整座城市这一刻静美如水。
几天前清晨在小区鸣叫的那一只喜鹊,怕是爱情有了结果,正在哪个热乎乎的窝里安享温柔时光了吧。
我喜欢早起,每次能赢得早晨这一段独处的时光,就觉得一天没有白过,有一种很充实的幸福。
要是晚起了,爬起床就与早晨的阳光撞个满怀,就会觉得这一天失去了很重要的一个开场仪式,其他的演出也要开始凌乱。
为了实现早起目标,我经常要在晚上比别人早睡。我知道,我每天清醒做事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少,但有时还是会觉得有点羞愧,好像早睡就亏欠了什么似的。
人生的自由是有代价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改变其他人的想法,能改变的终归只是自己。既然如此,我也慢慢养成了早睡早起这个有些不合时宜的习惯。
年轻时长久在报社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熬夜上班是家常便饭。有时来了兴致,还会与同事欢饮达旦。
那样盛放的时节,到底只能是年轻人的欢畅。年岁渐长,便慢慢生出了从夜场归隐的心思。
那日夜颠倒的日子,最后被矫正过来,我仿佛回到了一种要被人嗤之以鼻的生活状态,简单而且古板。
但是,早起的时光,是多么迷人,什么都值得为之调整。
在我印象里最久远的一次早起,是到外公家看戏的一个日子。那一次,母亲带着我提前一天到外公家住下。次日清晨,我早早翻身起床,就跑到门埕的花台坐着。
太阳还没升起,门口的稻田里只有微微的柔柔的一点阳光。大舅和大舅妈已在门埕的井边忙着什么,每一点收拾家什的声音都听得真切,四周没有其他的人。
那时还很小,我一个人静静地坐着,心想,原来早晨是这个样子呀,但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只是记住早晨特别清静的气质。
慢慢尝到早起自由的宝贵与难得,那是二三十岁以后的日子了。而且随着工作日增、年岁渐长,越来越觉得早起的珍贵。
今天早起,像很多往日的早起一样,也没做成什么大事,甚至也没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但只是这样静静坐上一会,好像内心就获得了更多一些的安定,能清晰感受到自己的身心是合一的、欢愉的。
每一次的早起,原来也是重新走进自己内心的一道门。如果用文字铺成路面,则会更加欣喜,哪怕再粗浅的文字,也自带馨香,久久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