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05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杨树情结

■史春培

我所生活的土地上,到处都生长着白杨树,它们是大地上挺拔的风景,更是我心里笔直的梦。

杨树将根须扎进我心里那年,村庄也成为我心灵的沃土。当温情的阳光叫醒整个春天,我跟随父亲到距家两公里外的责任田去间苗。我像只欢快的兔子,东跑西颠,深深浅浅的脚印在松软的黑土地上尽情舞蹈。玩累了,就一遍遍问父亲家在哪,怎么找不到了啊?父亲告诉我,被杨树包围的村庄就是我们村。

我们站在春日的阳光里,目光飞向远方,熟悉的大地上盘踞着团团的树影,远远近近地绿着,一些人家的屋顶在掩映的绿意里隐现。顺着父亲手指的方向,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了树影环绕的小村庄,怎么看都充满诗意,它恍若襁褓里的婴儿,睡在树影里,也醒在树影里。

小时候,我们没有什么玩具,便在自然中寻找乐趣,最有趣的游戏大多来自于杨树。春天,叶芽将绽未绽之时,有一种叫“毛毛狗”的东西就点缀在柔软的枝条上,女孩把它折下来,在手里摇啊摇,仿佛会摇出一树花开。男孩则用力拧,以便枝皮分离后,用它来打响。心灵手巧、乐感强的,还能吹出不一样的节奏。虽不动听,却有种说不出的喜欢,仿佛融进了阳光,融进了季节生长的声音,融进了沾满星光的祈盼。

秋天,我们会捡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树叶,剔除叶片,把叶柄对折,双方如同拉钩一样,看谁的结实,清脆的笑声在小小的较量中荡漾开来。无忧的岁月,朴素的游戏,在一代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即使世事沧桑,依然是所有温暖的来处。

大多人家都在自家的田头栽下杨树,它们把田地勾勒成方圆,像高耸的篱笆,守着不变的秋黄春绿,守着人们的汗与笑。人在土地上劳动,就有了安稳感,也有了田园的意境。劳动间歇,靠着树干吸一袋烟,聊一句家常,树影婆娑,清爽了整个夏天。把草帽盖在脸上,小睡一会儿,沙沙的树叶声就成了催眠曲,酝酿着金黄色的梦。

杨树长势最为繁茂的季节,叶子的正面墨绿,反面稍浅,小小的叶片恍若隔着两个世界。叶子随风上下翻动起来,在挤挤擦擦中摩挲出急躁的风声。“雨要来了,关紧门窗、盖上酱缸、抱好柴禾、收回衣服啊……”果不其然,在母亲忙乱的嘱咐声中,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砸下来,雨滴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急,乃至连成线、结成注。沙沙的杨树声里,传递着草木的预知,酝酿出烟火里的俚语。

以前,农村盖房子常选用枝干粗壮的杨木做檩梁、做家具。杨树装点了一家人的门面,也带给人们一年里的好心绪。它们在阳光下静默,在岁月里坚守,用质朴的方式呈现历经沧桑的厚重。

相对细小的杨木,人们会用电锯把它裁成板方,钉成规矩而又紧凑的板杖子。入秋,板杖子上垂着墨绿的倭瓜,也垂钓着一份绿色的心事、一份秋日里的祈盼。紫色的牵牛花爬满杖子、点缀其间,在错落的节奏里彰显着艺术的美感。

童年的树影早已伴着岁月甩在身后,可我的心里依然葱茏着熟悉的绿意,依然生长着亲切的温暖。在流转的时光里,那些杨树以年轻的样貌,正生生不息地活在我的记忆里,活在我对梦想的追求里。

直到今天,我依然喜欢杨树,尤其愿意去杨树林里散步。看着它们栉风沐雨、奋力生长的态势,我告诉自己,要像杨树一样,活出质朴的气息,活出挺拔的姿势,活出向上的味道。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