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第05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泼墨满江——与诗同行

■吴承谕

我曾几何时见过江。

那不过是在大桥上蓦然瞥过的一眼。

江水携带着漫天黄沙,从茫茫不见边界的远方呼啸而来,飞溅起雪白的水花,在阳光的映照下分外耀眼。

某刻,我深深地凝望着那长江,竟觉得那并不澄澈空明的水中,仿佛夹杂着一缕墨色。

纵看古今,这江河一如从前般永恒,而所谓的年代早不知越过多少无可挽回的时光。那些文人墨客笔下的诗句,宛若也被这滚滚潮水携来,在我的眼底氤氲出弥散的墨水气息。

汹涌的河水激荡着黄沙,浩浩荡荡,叫嚣着飞扑而来,遥遥望去横无际涯。太白面色泛红,朦胧之间只觉宛若江水自云间倾泻而下,朝着彼端不住奔流。墨笔之下,只道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转眼之间,前路闭塞,昏然无光,身形仿佛消沉在无边绝望中纠缠,只消半刻,天色虽郁,心中怡然,笑叹“长风破浪会有时”。夜里深居花间,对月悄然独酌,分明孤身自哀,仍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纵然身陷囹圄之中,太白心中都燃着一团焰火,燃着自己对前途的自信。乐观的天性即便穿梭了久远沉寂的年代,时至今日仍鼓励着我,就算命运徇私,也依旧热爱生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同朝里,张若虚亦赏此月景,只觉晚夜美好,月色正皎,宛若是神圣的祷歌。应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却莫名勾起无尽的思念,不觉多情,记挂着远方许久未见的思妇,总想“愿还月华流照君”。心久久沉痛,深情仿佛转上树梢,无法排解,一句“落月摇情满江树”,笔墨暂歇,静凝于宣纸,绽出点点墨花。

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时光如泡影,时过境迁,宋代的月一如唐时明净皎洁。苏轼再举酒杯,把盏问月,“明月几时有”。怀念弟弟子由,却身居两地,只可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千里的明月夜,短松冈埋葬着一生所爱,又在幽梦中再次相逢,只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即使愁绪万千,愈理愈乱,仍潇洒地竹杖芒鞋,笑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直叫要害他的谋臣和多舛的命运无可奈何。

身在两宋之交,李清照虽号“易安”,但易安实在难安。尚红颜岁月,游于藕花深处,沉醉良辰美景,却不知归路何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而世事难料,丈夫身亡,南宋腐败不堪,又战火连绵,她的眉目再也不见笑容,只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只剩那舴艋舟载不动的“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漫漫愁绪。

眼前的江水,泛着墨色。

那是文人墨客临江,挥笔之间无意洒下的一缕,便积淀在其中,度过久远岁月,一直流到今日。

这是每个人都无可忘怀、融在血脉间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忘却的深情。

我眼底看到的景,是泼墨满江。我身上流着的血,是满江泼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