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母亲的缝纫机

■黄汉瑜

春雨下个不停,我独自一人,凝视着“百鉴斋”书房里珍藏的缝纫机,睹物思人,于是,我拿着抹布,擦亮缝纫机。这台缝纫机是母亲留下的,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母亲离开我们已经14年了,她的一言一行依然萦回在我的脑海里。

1928年端午节,母亲出生于福州“上下行”芙蓉合春杨公馆。母亲是家里最小的,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取名“秀英”,母亲在家里有姐姐、哥哥的陪伴,童年的她,过着衣食无忧的快乐生活。

1940年,外婆因病去世,母亲成了孤儿,母亲和舅舅回到后洋做长工、当伙计,由外祖家抚养成人。1948年,经姨婆介绍,母亲嫁给父亲,开启了美满姻缘。

父亲也是贫苦孩子,作为家里的老大,要承担一家人的生计。结婚后,母亲挑起家庭重担,把家里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1950年至1964年,我们四个兄弟相继出生。由于人口多,靠父亲的工资已经难以支撑。上世纪60年代,母亲省吃俭用,攒下27元,买了一台旧的德国进口缝纫机,缝补衣服贴补家用。

母亲心灵手巧,到“泽艺刺绣厂”做工,时常还带着大哥到水头覆鼎山割草,山高坡陡,穿过黑厝寮,50多公斤的草挑在肩上,跨过安平桥,来回一趟30多里路,几次饿昏在路上……

母亲性格耿直,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她积极参加鸿塔街义务服务,前后15年担任石狮巷片区小组长,在台风、暴雨来临等灾害天气期间,她都彻夜帮助受困群众。平时,哪家遇到困难,她都第一时间赶去帮忙。

1966年,安海市管会到鸿塔街招收临时工,街道推荐母亲去应聘,母亲光荣地成为市场管理人。在安海市管会,母亲先后在炊事员、农贸市场监管员、办案人员等岗位工作。

1983年,母亲退休。退休后,母亲参加安海镇退管办、型厝老人会,担任小组长。1985年,母亲担任安海镇退管办职工物价管理员,再次穿上物价监管制服,并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母亲一辈子都在操劳。父亲每月交给她24元,全家里里外外、人情世故、衣食住行,都由她一手操办。每年的春节,我们都穿上她用缝纫机缝制的新衣。得益于这台缝纫机和母亲的好手艺,我们兄弟穿着整洁的衣服,走进学校、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舞台。

母亲有心脏病病根,时常心脏疼痛,吃2颗救心丹就顶过去。1983年父亲突然去世,对她又是一个打击。此时,还有三哥和我未结婚,让母亲放心不下。那段时间,母亲白天参加工作,晚上在幽暗的灯光下不停地踏着缝纫机,加工帐围和服装,拼命地挣钱,直到1990年我结婚后,方才稍歇。母亲啊,您太辛苦了。

2007年端午节,我们兄弟准备为母亲举办隆重的八十寿宴,可母亲坚持要简办,并将节省下来的15000元分别捐赠给特殊教育学校、老人会等单位,电视台前来采访。

对着镜头,母亲说道:“现在生活好了,有了一点积蓄,给孩子们买点书和笔,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我的本心。”在质朴的语言中,透露着人生哲理,如今回放这段镜头,我们仍深受感动。

2008年8月26日,母亲走完了81年的人生旅途。母亲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光彩的一生。母亲是我们家族的骄傲,她的良好品德是我们兄弟的精神财富。这台斑驳的缝纫机,凝聚着母亲勤劳一生的汗水,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母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