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5版:万家灯火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叶海山的“史志情缘”

●洪辉煌

晋江文史界活跃着两个“劳模”。

一个是“农民学者”粘良图,他自学成才,学问做得“专”,一头扎进地方史,穷搜力求,孜孜不倦,至今已有多部专著、编著行世,是名副其实的“晋江通”。2020年列入“晋江地情丛书”出版的《耕余集》,是他30多年学术生涯的回望和盘点,有老当益壮的精气神在。

另一个就是“多面手”叶海山,他转行逆袭,著述偏于“杂”,像一枚万能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他的《编辑感赋》诗里有这样两句:“倾心苦钻诗词里,奋力勤翻章卷山。”他擅长传统诗词,金婚之年的纪念诗集《海韵琴音》收录夫妇诗词联828首(副),著名教授陈祥耀赞其“一集华章播远芬”。

退休后,叶海山担任过泉州、晋江两级诗词学会副会长,编辑出版《晋江诗词》11辑,同时为文友编辑23本个人诗文集。应晋江老年大学之聘,他教授诗词写作,主编教材《诗词曲联知识》,两度被评为优秀教师。他还精通诗词吟诵,深得个中三昧,是晋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语吟诵传承人之一。

“倾心苦钻”是叶海山沉潜于诗词世界的夫子自道。“奋力勤翻章卷山”则可作三重意义解读。一是读的书多,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二是编的书多,在晋江市政协文史委工作十年,他编印了12本《晋江文史资料》,7本诗文集,主编《晋江政协志》(简编),被评为福建省政协优秀文史工作者。三是写的书多,出版两部散文随笔集,三部报告文学集及诗词集。

海山通过微信将新作《史志情缘》的目录及文稿传给我,要我写个序言。这部《史志情缘》主要收录关于晋江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史话,还有部分言论、评论。我按顺序逐篇览读,感到既亲切又可回味,很快就被书中内容吸引住。

我国古代撰史,有正史与野史之分。正史由下一朝代官修,关注大事件、大人物、大走向,有一副史官架子,叙述宏大,品评结论具有相当的权威性。而野史则是出自民间下层,所记多为历史逸出的“旁枝”,或为街谈巷议、遗闻轶事的记录,具有原始性、真实性,是正史的印证与补充。鲁迅先生甚至说,真的历史在笔记和野史中。不过,有的野史采纳道听途说,过于追求趣味性和娱乐性,可信度自然要受到质疑。

史话当然等同于野史,但同样需引以为戒。我以为从整体上看,《史志情缘》的突出特点是知识性、史料性、真实性和倾向性较好地统一。全书介绍了大量晋江的历史知识、专业知识、地域行业概况等,勾勒出晋江地情的基本框架。选取的题材、话题,是能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意义的片段、场景、细节,是可以“留痕的史迹”。《史志情缘》同样列入“晋江地情丛书”,这是对它价值的肯定和重视。真实性是史话的生命,海山有自觉的历史意识,平时关注时政动态,参与不少社会活动,用心搜集积累各种资料。另一方面写作态度认真负责,下笔前准备充分,又能不辞辛劳深入采访,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形诸笔墨时忠实于事实,不主观臆造、添油加醋,因此他讲述的一个个故事,脉络清晰,述之有据,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真实可信。倾向性指的是体现在作品中作者所持的立场、观点。海山能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指导创作,把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作为知人论世的标准,扬扢蕴奥,悉中綮窾。褒赞的人物,既有鲜明个性,又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仁爱济世之心,可作后人学习的典范。

海山为人处世内敛低调,不求闻达于世,但求无愧于心。干一行爱一行,在多种岗位角色中切换自如,任劳任怨;在跨体裁创作中闪转腾挪,得心应手。他的文风朴实隽朗,不炫耀卖弄,不哗众取宠,和他的人品是相契合的。《史志情缘》附录收录11位官员、作家、评论家、记者、教师对他的评述,角度不同,相得益彰,充溢着赞誉和推服。

海山年长于我,相识30多年来,未曾因私事向我提出过哪怕一点点的要求。此次要我作序,实在是对我的高看与厚爱,我没有推却的理由,因而不揣浅陋书此应命,求教于海山及读者诸君。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