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将居家照料孙子的爷爷奶奶戏称为“孙经理”,其寓意自然带有几分揶揄或调侃。今年年初,一岁半的孙子从江西老家过来,由已退休的爱人全天候照料,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孙经理”,我只是下班后和休息日搭把手,充其量算个“助理”。然而,短短八个月的“助理”体验,让我深深体会到个中的酸甜苦辣。
孙子小名帅帅,年初来时,正是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走路像个不倒翁,让我提心吊胆,想帮他一把,却遭到拒绝,只好亦步亦趋地跟在一边,他走路歪一下我的心就跟着颤一下,生怕有个闪失,如此诚惶诚恐地跟着,不一会儿便觉腰酸背痛。他刚学说话,发音难辨,我绞尽脑汁连蒙带猜,终究猜对时少。
到了两周岁,小家伙走路稳当了,我们却更忙了。他天性好动,什么东西都要捣鼓一下。爱人吩咐我,把家里所有的电源插座用透明胶封住,餐桌、茶几、床头等凡有尖角的地方,统统用海绵包起来,菜刀、锅铲、打火机、钢笔等物品一律入柜……陡然间,日常生活的节奏全被打乱。
炒菜时,油锅冒烟了,锅铲却忘了从橱柜里取出,待拿来锅铲,油锅都冒火了。我有时早上急着上班,穿鞋时却少了一只。三室一厅的套房里,全被各式各样的玩具占据,屋里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找一只鞋无异于大海捞针。此番情景,使我这个多年在军营里养成整齐划一甚至有些“洁癖”的人几乎崩溃。
小家伙学会说话后,好奇心强了,一个问题可以连续问十几遍,“孙助理”只好耐着性子回答。下班后带他出门散步,爱人给我定下“三不准”:不准脱离视线三秒,不准拉开三尺距离,不准低头刷看手机。有一次傍晚,我带他在小区门口,恰逢一战友,两人不免寒暄几句,谁知就这刹那,小家伙挣脱我的手,撒腿独自小跑起来,跑着跑着,一个踉跄摔倒在地,额头磕出个大包,回到家被“孙经理”狠狠训斥了一番。
小家伙精力旺盛,没有午休的习惯,晚上十点也无睡意,在床上蹦来蹦去,我俩只好把床头灯调暗,或尽量不去搭讪他,或给他讲“从前有座山”之类的故事,想以此让他慢慢安静下来,却总也不见效,于是背着他,在昏暗的屋里哼着小曲兜圈,哄他睡去,如此折腾下来,弄得精疲力尽。
有时深更半夜睡意正酣,小家伙却莫名地哭闹起来,好不容易哄到他睡着了,偶尔他还会忽然大声说起梦话,我们连个囫囵觉都睡不上。短短几个月下来,天天如此,原本瘦弱的爱人体重降了近十斤,额前白发成绺。我也常常带着黑眼圈去上班,平时的朋友聚会难觅我的身影,就连我最喜欢的运动场也只能割爱。
虽有众多时间、精力甚至经济上的耗费,但初尝含饴弄孙之乐的我们,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帅帅长得清秀,天资聪颖,人见人爱。一首四句唐诗教他三四遍就能记住,一首儿歌跟着哼唱几个来回就能上调;只教过一次的“爷爷路上慢慢开车,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语,我每天上班临出门之际,他都记得嘱咐;下班时只要听到门锁响动,他总会放下手中的玩具,急匆匆地跑到门旁,边递上鞋子边高兴地叫着“爷爷回来啦,爷爷辛苦啦”,此时此刻的我,以前的种种辛苦煎熬顿时转为一股无与伦比的温馨,只觉得自己成了天底下最幸福的“孙助理”,所谓含饴之乐,即此之谓,痛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