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万家灯火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时代的孝心

●徐建中

三十年前,我上了外地一所中专,那时也就十六七岁,到学校后特别想家,一想到整个学期只能到寒假才能回去,我的心像一艘抛锚在江水中央被狂风吹得摇摇欲坠的轮船。

那天课间操,我在门房收到一封信,传统的信封,刚劲的正楷,拆开一看,居然是母亲写的。她说:“我知道你在那么远读书肯定特别孤单,所以说说话儿给你解闷。”

读着母亲的信,仿佛她就站在我身边,孤独感立刻没了踪影。每个月,母亲的信都会准时抵达。等信、看信、回信,成了那三年陪伴我的最美时光。

那些信,是抚慰我思乡之情的良药,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我喜欢上了文字的倾诉,直至爱上写作。如今,手写信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微信。

父亲去世后,就剩母亲一人住在老房子里,我让她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她却固执地说要在那里陪着父亲。拗不过,我只好利用放假时多回去陪陪她。可每次去,明明说着话,她的眼神却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了,目光的尽头,是父亲坐过的椅子。我知道,母亲终究是放不下。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想个办法让母亲开朗起来。

那天一大早,我给母亲发去微信问候:“妈,早上好,我想你了。”这样的话,平时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可在微信里却一点也不感觉难为情。停了一会,母亲发来一个微笑的表情,虽然隔着手机屏幕,我却能明显感觉到母亲的那份欢愉。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会和母亲在微信上聊一会,天南地北、吃喝拉撒,什么都聊,因为,我能感觉出母亲的欢喜。或许,对于天下的母亲而言,有什么能比儿女天天在身边嘘寒问暖更舒心的呢?尽管是在微信上,但它传递的情愫和手写信如出一辙。

果然,母亲渐渐开朗起来,再聊天时,也没见她走神了。

现在是微信时代,手写信虽然已经“过时”,但当年母亲千里邮递的那些信笺我一直精心保存着,有时间就会翻看一下。看着那一封封溢满爱意的信,年少的印记便从字里行间蜂拥而至,温暖如初。别说父母老,在微信上放飞孝心,一如当年的手写信,经常聊上几句,他们的日子便会丰盈起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