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第04版:菁菁校园·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感受中式生活的时间之美

传统节日是中国人的重要仪式,是传统在时间上周期性的体现,利用节日不断重温家庭与社会的文化历史,中国人的伦理感与历史感也因此浓厚而突出。

著名作家冰心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清雅,每个节日都附有温柔、高洁的故事。著名诗人臧克家认为,传统风俗中,有不少礼数都有一点神秘、朦胧的色彩,它们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点缀,其中包含着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日前,“领读文化”策划的“节日里的中国”丛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节日里的中国”丛书是一套关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五大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旨在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引领读者在传统节日里感受中式生活的时间之美。

“节日里的中国”丛书由著名民俗学者萧放领衔,五位民俗学者联袂书写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从节日的源流与文化内涵讲起,打捞文化的细节,唤醒生活的真实,通过节日饮食、节日仪式、节日娱乐等民俗活动,带领读者品读文化与时间交融的独特韵味,领略传统节俗之美、仪式之美。

“节日里的中国”丛书包含《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五册,全书收录超300幅高清古画、1000多条史料,呈现专属于中国人的传统时间美学与独特生活美学,从先民的生活里撷取一缕传承的“烟火气”。

《春节》——沉浸式体验一个中国人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的完整过年历程,在时间的终极仪式中体会春节蕴含的感情与愿望、伦理和信仰。

《清明》——在适宜之时呼唤春耕,也在明媚的春光中提醒人们勿忘逝者;在寒往暑来之际昭示生机,又在生生不息中将死和生并置。

《端午》——以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讲述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追忆过往先贤,在即将到来的炎炎夏日里,保留一丝内心的清明。

《中秋》——以时间为脉络、地域为框架、节俗为肌理,深度剖析中秋的起源与内涵、历时两千多年的流变,打捞时光里独属于中秋的自在和诗性、浪漫与狂放。

《重阳》——以风俗活动、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为引,以信史文献、严谨考据为核,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至数之理,展示自然造化终极的壮观。

萧放、张勃、刘晓峰、黄涛、杨琳等五位民俗学者,以长期研究中获得的视野和深度,从文化与哲学的角度,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在节俗中挖掘民族性格的脉络,深入解读传统节俗及其内涵,语言精练生动,表达细腻传神,展现了先民与时间相处的独特智慧。(黄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