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九龙护树”

■跃 翔

第一次去武夷山,是在2023年的夏天。钟情于丹山碧水的我,对茶从未有过太多的探究。提及茶,不免想到茶树,虽说是树,但身躯矮细,顶多只能算是小树。当地导游说,武夷山有六株360多年树龄的大红袍母树。这引起我的兴趣和好奇,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六株高大健硕的老树披着大红袍的画面。那就瞧瞧去。

从武夷山景区北门进,再坐上一段景区游览车到大红袍景点下,便进入了一个大峡谷,顿感侠气环绕。导游说顺着峡谷的石径小路径直往里走,就能找到母树,仅此一条路。雨后的峡谷更加清新,高耸入云的峭壁早已被昨夜的雨冲刷得没有一丝点灰尘,只留那一簇簇绿草在风中摇曳。谷底一排排的茶树,依偎着山脚,弥漫着茶香,沁人心脾。

仰望峡谷,从谷顶溢出的流水沿着湿漉漉的灰色岩壁偷溜了下来,犹如坐滑滑梯。在岩壁起伏处却又散落开来,一滴滴透亮的水珠在岩壁上跳跃,像是断了线的珠帘,最后都落入溪涧的怀里,哗啦哗啦向前奔去。溪涧清澈透底,溪水将水草撞得东倒西歪,或倚靠溪岸大口喘气,或趴着直不起身来。突然,“扑通”一声响,回头望,原来是一棵喜欢攀岩的小树,没能勾住岩缝,脚滑跌落下来,惊得游客冒出一身冷汗。

在峡谷间走走停停,驻足环望,感受峡谷的风情,反倒不急于见母树。导游说,此处为九龙窠,大伙可仰头细数那九座嶙峋突兀的峰岩,犹如九条腾空欲飞的巨龙。九龙之间有一座顶部略呈圆形的小峰峦,像是龙珠,所以又有“九龙戏珠”之说。而母树就根植在峡谷底部的悬崖峭壁上。“妙啊,那不就是‘九龙护树’?”我脱口而出。

我们在一处岩壁上欣喜地发现一部有着多种字体的“茶书”——题咏武夷岩茶的摩崖石刻,上面镌刻着“岩韵”“晚甘侯”,北宋范仲淹、南宋朱熹的咏茶名诗,以及唐代茶圣陆羽的后裔、清代崇安县令陆廷灿的诗作等。

站里细雨中,微微闭上眼睛,静听耳畔的高山流水,细细揣摩着每一方摩崖石刻,古人饮茶、品茶、斗茶的场景一一浮现在丹崖之上。那就在这平旷之处席地而坐吧,舀取一勺九龙涧之水,采撷几片九龙茶叶,煮上一壶九龙茗茶,慢慢饮。

沿着弯曲的溪涧继续前行,走过石头桩,路遇晚甘亭,途经“九龙涧”“不见天”摩崖石刻,再顺着仅两人可通行的台阶,便到了母树脚下。“在哪呢?”“哦!那扎堆拍照的地方估计是。”同行的伙伴们嚷道。六株母树生长的地方虽高但其长得并不高,颜色只比周边的树木深了些。若没有旁边“大红袍”摩崖石刻以及那段堆砌的石挡墙,并不能一眼辨识出来。听着周边的导游向游客介绍着母树来源的传说以及那不菲的价值,我不禁赞叹道:“这是深藏若虚啊!”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