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能手机看新闻,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交水电费、打车、买菜……73岁的王跃林的手机里安装了20多个应用软件。“相比之前,现在不少手机软件对老年人更友好了,既实用、又好用,生活上的大事小事,自己都能在手机上办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不少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机应用方面的种种困扰,国家相关部门近两年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手机App适老化改造,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文字……各类手机App以更简洁的方式呈现在老年群体面前。
2021年,工信部启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出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提出: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要对字体大小和行间距进行调整,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各种插件、弹窗等。
多地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北京市通过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专项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网站、App应用无障碍改造工作,加速开启“智享养老”的美好生活;广东省通过加强多部门统筹协调,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今年4月,工信部信息显示,已对325家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提供良好的辅助。
记者发现,经过适老化改造的手机App种类多样,应用场景丰富,涵盖新闻资讯、社交、购物、金融服务、旅游出行、医疗健康等。
改造后的界面相对简洁。当多个手机App切换成“长辈模式”或“关怀模式”时,字体、按键变大,色彩变强,手机界面明显简化。其中,不少App应用选项减少,突出核心功能。部分App还推出语音搜索、内容朗读、一键购票、一键叫车等功能,使用门槛降低,操作流程更简单便捷。(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