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腊八粥很简单,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乱炖”。母亲把大米、白菜、豆皮、五花肉等各种食材,一起丢到大铁锅里煮,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调味料,只有盐巴和味精,我们几个兄妹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母亲看到我们的神态,笑着摇摇头,说:“宝贝宝贝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可是怎么能不馋呢?秋冬之后,田野里和树上都光秃秃的,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我们贫瘠的味蕾早就承受不住馋虫的诱惑,滋生出来的欲望,在腊八时节被完全释放出来了。
我们端着香喷喷的腊八粥,走出低矮的院子,倚在土墙边晒着太阳,品尝着美味的腊八粥,那种感觉在当时好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时刻了。
此时的村口也很热闹,村里的男人都聚集到那里去了,他们都端着饭碗,拿着馒头,或蹲着,或站着,还有人倚在路边的树上,他们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天。平常农忙的时候,大家没工夫在那里聊天,现在总算逮住机会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高兴的事儿,欢快的笑声不断从村口往村子里传来。
村里的女人也端着饭碗从屋里出来了,她们不往村口去,她们往碓臼那边走,那里是她们的地盘,这段时间碓臼可是没闲着,有碓黄豆的,有碓绿豆的,有碓小麦的,还有碓辣椒的,她们有她们自己的话题,一样聊得热火朝天,笑声连连。
村口的笑声小了,有的人不想错过精彩的话题,趁大家聊天还没到高潮的时候,便朝村里喊一嗓子,“二丫,来把我的碗拿回去”“小胖,再给我送一个馒头来”……
孩子们往村头跑的时候,碓臼那边的女人也暂时散场了,她们要回去收拾东西,还要喂猪。反正这段时间没什么活干,大家有的是时间在一起聊天,因为腊八只是新年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