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节回家,我都会多买几盒美味的月饼,分给左邻右舍的乡亲,让他们也尝尝“外面”月饼的滋味。尽管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式各样的月饼也不缺,但我的这个习惯一时很难改变。
去年中秋,跟往常一样,我饶有兴致地分装月饼,准备去给邻居送月饼,母亲却小声对我说:“今年少送一份。”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每年不都是一样吗?”母亲不耐烦了:“让你少一份你就少一份,啰唆什么?”见母亲一脸不快,我也不敢再多问。后来,母亲索性走开了,我莫名其妙。
父亲买菜回来了,我赶忙问他,母亲为什么让我少送一份月饼。父亲点了一支烟,略有所思地说:“肯定是你刘大叔家那一份。”父亲告诉我,春耕时,两家闹了一点矛盾,直到现在,碰了面也不说一句话。
原来是这样,我灵机一动,提着月饼就往刘大叔家跑,还特地多装了两个杏仁月饼。刘大叔见我来串门自然很高兴,但当我把月饼递给他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这……这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这是大侄子孝敬您的。我常年不在家,我爸妈也少不了您的关心。这不,我妈让我给您送来的。”刘大叔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地问:“真的吗?”我非常肯定地说:“千真万确,您就别多想了,送点月饼给长辈尝尝,也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不是吗?”刘大叔连忙点头。
我趁热打铁,取出一个杏仁月饼递给刘大叔:“我爸说您喜欢吃杏仁月饼。”刘大叔很感动,尝了一口月饼,赞不绝口:“嗯,真是好月饼!其实,我和你爸妈的矛盾……”我忙打断刘大叔的话,让他别提旧事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刘大叔一口一口吃着月饼,像是在细品,又像是在回味……
就在我准备回家的时候,刘大叔拿出两条十斤多重的大鲤鱼给我,说是他家鱼塘养的,我也非常爽快地收下。还没到我们家门口,我就大声喊:“爸妈,快来看啊,这是刘大叔送给你们的两条大鲤鱼。”闻声而至的父母也是惊诧不已,他们难以相信眼前的鱼是刘大叔送的。在我的解释下,父母总算是相信了。同时,他们也非常激动地说:“其实,那件事我们也有不对的地方,多亏你今天去送月饼啊!”
是啊,乡里乡亲的,何必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呢?低头不见抬头见,几个月饼、两条鲤鱼就将过去的矛盾一笔勾销,不是很好吗?我很欣慰,我送的月饼成功化解了两家的矛盾。
前两天,父亲打电话对我说:“今年中秋节记得给刘大叔送整盒的月饼,他帮了咱家不少忙呢!”是啊,这月饼一定要送的,以后还要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