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5版:人在旅途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无博饼不中秋

■郭芳读

对于闽南人来说,一到农历八月,“博饼躁动”就开始了。明月当空,大街小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围着八仙桌,盯着大瓷碗,当骰子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空气中便充满了未知的惊喜。每个人在“博”中寻找快乐,在此起彼伏的喝彩和欢笑声中感受浓浓的温馨喜庆气氛。

博饼又称跋饼,是中秋时节的一个风俗。据传在300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中秋月圆之时,将士们难免有思亲之情。为缓解官兵愁绪,鼓舞士气,郑成功参考古代“骰子戏”“状元筹”游戏发明了博饼的娱乐活动。2008年,“中秋博饼”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博饼以六枚骰子和一口红色大瓷碗为用具,将六枚骰子捧于手中,掷入瓷碗,并以骰子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按照传统,会饼是中秋博饼必不可少的。会饼模仿古代四级科举考试,设有状元饼1块,对堂(榜眼)饼2块,三红(探花)饼4块,四进(进士)饼8块,二举(举人)饼16块,一秀(秀才)饼32块。最大的状元饼叫“鳌头”,直径约20厘米,恰似一轮明月,通常雕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

“博”第一即博中状元的人,相信一年运气会特别好,博饼活动倾注了人们的美好愿景。“博”讲究一个开心,博一个好兆头。闽南甚至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博饼的游戏规则简单公平,既充满竞争悬念,又富于生活情趣,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如今,“会饼”被各式各样的大小奖品所代替。博饼成为闽南全民活动盛事,热闹非凡,激情四射,很有“拼搏”的内涵。特别是最激动人心的“王中王争霸赛”,大家都想看看大奖究竟花落谁家。

有诗曰:“就中状元贵无比,入手争看色为喜。无心一掷竟全红,失意终朝或三褫。”参与博状元饼的人,心情随着骰子的花色跌宕起伏,倘若红四点出现便感到欣喜,而过多的深色骰子带给他们的则是失望。不论是否得到奖品,每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中秋节团圆时欢快又刺激的氛围。

闽南本地的公司、商超、社团或小区大都选择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组织员工或客户参加包括博饼在内的团建活动。在活动中,本地居民对家乡的地域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外来务工人员也感受到闽南人民的热情友善以及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博饼活动是中原文化和闽南文化、科举文化和民俗文化、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玩法多样。“博”是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一种生活态度,也印证了闽台同俗的文化渊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